海灣消防設備產品
聯系方式
- 聯系人:郭經理
- 傳真:010-69552656
- 電話:400-0346-119
- 電話:010-57113119
- 郵箱:506665119@qq.com
- 地址:北京通州區新華北路117
淺析我國現行消防技術規范的優勢和不足
文章來自:海灣消防設備 發布時間:2018-09-28 14:34
火災是繼旱災、水災后的世界第三大災害,它發生頻繁,影響直接,深受人們的關注。為了預防和減少火災的危害,長期以來,人們發展了多種火災防治對策,例如建立了各種形式的消防隊伍和機構,研制開發了不同類型的防火、滅火設施,制定發布了各項防火、用火法規和條例等。應當指出,通過制定法令和規章來控制致災因素是防止火災事故發生、減少火災損失的主要手段。在整個消防法規體系中,消防技術規范因其專業性強,適用面廣,已成為了世界各國消防管理的主要方式和手段,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現行消防技術規范的優勢和不足
跟世界大多數--一樣,我國廣泛采用消防技術規范進行消防安全管理,制定有建規、高規、石油庫設計、汽車庫設計、噴淋、報警等40余部消防技術規范和標準,幾乎涵蓋了現有的各類行業和各種建筑。消防技術規范(標準)在對建筑物進行分類的基礎上,按有關防火安全的要求,對每項設計都詳細規定了具體的參數和指標,例如建筑物的耐火等級、防火間距、防火分區、裝修材料、安全疏散、防排煙設施、火災自動報警裝置、室內外消火栓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及其它滅火設施的設置等。設計人員根據所設計的建筑物的形式,結合本人的實踐經驗,從規范中直接選定與該建筑物相應的設計參數和指標,消防監督人員也是對照標準逐項進行審核。整個設計和監督過程類似于醫生開單抓藥,所以被人們形象地稱為“處方式規范”。
“處方式規范”在我國消防界有著數十年的發展歷史,它借鑒了世界各國的相關規定和理念,建立在大量實驗分析和實際工作的基礎上,是消防工作經驗的集成,是火災事故經驗教訓的總結,已相當完備和成熟。它直接給出了達到規范的安全水平,不需要使用者和查閱者有高深的專業知識,不需要復雜的分析計算,對設計和監督單位來說易于掌握,易于使用,其調整修改也較為容易。
但是,由于每座建筑的結構、用途及內部可燃物的數量和分布情況均不一樣,其居住者或使用者的條件也存在很大差異,因此按照此種規范統一給定的設計參數所做出的設計方案,并不一定是--科學、--合理、--有效的。同時,由于規范條文本身的復雜性和對安全經濟性因素的影響考慮不夠,彈性較小等原因,也逐漸顯現出它的不足:具體規定的技術數據與日益擴大的建筑規模不相適應 以工業廠房防火分區面積劃分為例,現行規范就明顯不能滿足現代生產工藝的發展對建筑防火安全工程設計的要求。現行規范確定防火分區的指導思想是:根據不同建筑物的性質,制定防火分區面積標準,通過人為規定防火分區把火災限制在一個較小區域內。這對我國早期傳統生產廠房來說是合適的,而對于現代化的大規模生產已明顯不適應。事實上,傳統的處方式規范不可能覆蓋所有建筑的要求,對于“超規”建筑的設計方案,用傳統的處方式規范不能很好解決。
現行消防技術規范的優勢和不足
跟世界大多數--一樣,我國廣泛采用消防技術規范進行消防安全管理,制定有建規、高規、石油庫設計、汽車庫設計、噴淋、報警等40余部消防技術規范和標準,幾乎涵蓋了現有的各類行業和各種建筑。消防技術規范(標準)在對建筑物進行分類的基礎上,按有關防火安全的要求,對每項設計都詳細規定了具體的參數和指標,例如建筑物的耐火等級、防火間距、防火分區、裝修材料、安全疏散、防排煙設施、火災自動報警裝置、室內外消火栓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及其它滅火設施的設置等。設計人員根據所設計的建筑物的形式,結合本人的實踐經驗,從規范中直接選定與該建筑物相應的設計參數和指標,消防監督人員也是對照標準逐項進行審核。整個設計和監督過程類似于醫生開單抓藥,所以被人們形象地稱為“處方式規范”。
“處方式規范”在我國消防界有著數十年的發展歷史,它借鑒了世界各國的相關規定和理念,建立在大量實驗分析和實際工作的基礎上,是消防工作經驗的集成,是火災事故經驗教訓的總結,已相當完備和成熟。它直接給出了達到規范的安全水平,不需要使用者和查閱者有高深的專業知識,不需要復雜的分析計算,對設計和監督單位來說易于掌握,易于使用,其調整修改也較為容易。
但是,由于每座建筑的結構、用途及內部可燃物的數量和分布情況均不一樣,其居住者或使用者的條件也存在很大差異,因此按照此種規范統一給定的設計參數所做出的設計方案,并不一定是--科學、--合理、--有效的。同時,由于規范條文本身的復雜性和對安全經濟性因素的影響考慮不夠,彈性較小等原因,也逐漸顯現出它的不足:具體規定的技術數據與日益擴大的建筑規模不相適應 以工業廠房防火分區面積劃分為例,現行規范就明顯不能滿足現代生產工藝的發展對建筑防火安全工程設計的要求。現行規范確定防火分區的指導思想是:根據不同建筑物的性質,制定防火分區面積標準,通過人為規定防火分區把火災限制在一個較小區域內。這對我國早期傳統生產廠房來說是合適的,而對于現代化的大規模生產已明顯不適應。事實上,傳統的處方式規范不可能覆蓋所有建筑的要求,對于“超規”建筑的設計方案,用傳統的處方式規范不能很好解決。